高考新政助教育变革,走班教学促特色发展
——曲江一中老师赴上海参加高考新政会议
11月14日至17日我校教务处主任刘公潜和英语老师张亚权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高考新政策解读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变革暨上海高中名学多样化发展现场指导学习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有效帮助各地高中学校深入了解高考改革形势,借鉴试点地区学校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学习新高考政策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策略与具体方法。分类评价、多元选拔格局的形成是对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呼应和促进,扩大选考是对中学教育选择性提升的推动与挑战,不分文理的评价体系与机制改革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和促进。普通高中应以此为契机,多样化、特色化办学,完善过程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14日上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考试中心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熊丙奇教授做了专题报告《我国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变革》。下午,华东师大教育学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发展规划部主任周彬做了专题报告《走班教学与教学质量监控》。两场报告让我们明白应对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转型也是学校重建的过程,但如何重新规划学校的育人草图,如何重新诠释学校的育人意义,对所有的高中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15日上午,浙江第十四中学教学处主任、国家新高考改革的优秀践行者和推动者朱豪做了报告《实施新课程、新高考三年来的反思》。 下午,与会老师参观了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学校以其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模式、卓越的教育成绩享誉海内外。通过聆听报告和名校参观让我们深知如何指导学生从7门科目中选择出自己的3门选考科目,统筹安排三年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以及考试时间成为高中学校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
16日上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赵国第做了报告《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管理的行动策略》。下午,上海市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余安敏做了专题报告《新高考带来的挑战与思考》。建平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坚持课程改革、自主管理、分层走班、学分制、套餐式集中授课制等特色,必修课实行模块教学与分层教学,并配套丰富的拓展性选修课程大餐,通过近五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这一先锋探索不仅契合了新高考的要求,也为高中学校做出了示范。
17日上午,浙江省温岭中学校长,管理学博士,“国培计划”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功勋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才锜做了专题报告《大班小班化:以全员导师制开展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在新高考改革政策出台几年前,温岭中学就开始尝试必修课选修化走班、大班小班化全员导师制、一年五学程制,以及建立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选择的特色校本课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温岭中学无疑是新高考改革的探路者和风向标。
分层走班教学是一场教育变革,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挫折,这需要得到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这场改革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变则通,学校也将随着课改的大船而不断发展壮大!
专家报告
专家报告
教务处刘公潜主任参观完青浦中学生物园后与老师交流
我校老师参观上海青浦中学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