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分

图片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 正文

贯彻落实十八精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记陆士桢教授报告会

时间:2013-09-19       点击:

2013年9月16日下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陆士桢教授在我校作了主题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报告。雁塔区各小学领导及老师听了此次报告。

陆士桢教授在青少年研究和社会工作领域享有一定学术声誉,享有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学术渊博、师德高尚,平易近人,最难得的是她始终有一颗“年轻的心”,对于快捷的网络资讯和最新的社会热点话题,陆教授如数家珍,分析问题鞭辟入里、深入浅出。她用生动的生活实例、幽默轻松的语言娓娓道来,会场笑声不断。

陆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如何从德育工作的视角领会十八大。她认为当今的社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食品安全还是出行安全,都需要投注更多的精力去解决。学校承担着为党的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使命。各级组织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党的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对青少年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为党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少年德育工作。

陆教授特别强调教育的指导精神,教育的定位,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对教育的要求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

陆教授尤其对未成年人生长的时代及其发展特点有较高的认识,时代的变迁,未成年人发展 面临挑战,社会意识的多样化不可避免,意识形态,冲突长期存在。未成年人发展呈现新特点,发展日趋个性、多样,与社会之间互相频繁、深入,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但是实际能力相对不足。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主动,但是单一,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心理较为脆弱。处于寄托家庭、社会期望值最大,最受社会瞩目的社会角色状态,生存压力大。

最后,陆教授明确指出应该正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误区,进一步明确德育目标,树立良好的国家观、社会观、公民观,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报告在热烈的掌声和讨论声中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