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一中教师参加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专题研讨现场会暨《初中主题教育36课》新书发布会——交流碰撞智慧 创新启迪教育
2013年11月16日-17日,我校政教处主任刘瑜老师和九年级李善婷老师参加了在常州市同济中学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专题研讨现场会。本次盛会由北京创新国基教育咨询中心主办,常州市教育局协办,常州市同济中学 、常州市初中德育活动策划张萍名教师工作室承办,《中国教师报》鼎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一线班主任参加了此次盛会。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与嘉宾有“班会第一人”丁如许;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迟希新;《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主编褚清源;“全国首届优秀青年班主任” 杨兵,以及常州市教育局局长丁伟明,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沈梅,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肖志民,常州市同济中学校长王红等。
班会课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看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处理、解决班级问题,开展各项活动的有效途径。
上好班会课已成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技能。从教师角度思考,应该开哪些班会课?如何增强班会课的魅力?从学生立场出发,如何通过班会课解决成长中的困惑?这都是极具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的论题,也是在本次现场会中,希望通过大家的智慧碰撞能迸发出火花的议题。一天半的盛会,有专家们在理念上的引领,有同行们对课例的分享交流,台上展示各有各的精彩,台下思考各有各的收获。
精彩专题报告,聆听最新教育理念
褚清源,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中国教师报·课改研究周刊主编,给班主任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他从最近的热议的社会事件出发,直指当前教育的核心问题,以重建教室为主题,谈如何打造一支有教育信仰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要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逐步转变为激励、点燃、启蒙的角色。与会老师纷纷表示,聆听褚老师的一席讲座后,触动了思考,激发了热情,开拓了视野。
常州教育局德育处处长肖志民以《常人尚德》为主题,做了常州市德育工作情况交流,会场反响非常热烈。他从常州城市概况、教育概况、德育概况三方面出发,着重介绍了常州德育在机制、网络、资源、活动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依托十大“德育名教师工作室”搭建的研究平台,通过系列化的五色教育建设的活动品牌,引发与会人员浓厚的兴趣、获得大家一致认可和赞叹。
迟希新博士的报告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以其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案例,从多个方面阐释了教育创新的理念与观点,并强调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重要性。生动活泼的报告风格不时引来现场的阵阵欢笑与掌声,与会教师也纷纷表示从中收益匪浅。
丁如许专家提出了班会课的建设性理念——“共建班会课资源库”,提出班主任要注重积累材料,调动多方资源,从班主任、学校、市县区范围、班会课专题研究者等多方努力,丰盈班会素材,共建班会课资源库。
作为常州市德育名教师工作室的代表,“常州市初中德育活动策划张萍名教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张萍副校长以《致我们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为题做了发言,细数工作室走过的那些岁月,真诚地与班主任们交流德育工作心得。这些“德育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培养出一批批德育骨干力量,成绩斐然。
各位专家作报告分享 |
生动课例交流,探讨最佳班会方案
11月16日下午,来自杭州、济源、常州等地的6位班主任代表分别进行班会课说课展示。六位班主任精要简练的解说,丰富生动的资源,真实精彩的课件,可以想见六堂班会课肯定是精彩迭出、高潮迭起、收效甚高。其中张萍名教师工作室的魏东华老师所述的《人生是一本书——奋斗》,谢晓虹名教师工作室的周洁老师带来的《继续,给十八岁的自己——十八岁成人仪式》说课,搏得嘉宾和与会者们的一致好评
每一次说课后,与会老师也不时发言交流:或高度赞许,或提出疑惑,或寻找共鸣,或指出瑕疵……说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阐释自我观点。现场鲜活的碰撞与交流不断掀起会议的一个个高潮。此外,丁如许老师、杨兵老师也做出了中肯的点评。
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
现场课堂观摩,分享同行班会经验
11月17日上午三节优质班会课,是此次活动的精华所在。分别由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陈旻老师执教一节小学班会示范课;常州市同济中学鲍玲老师执教一节初中班会示范课;陕师大附中青年教师、“全国首届优秀青年班主任”杨兵应邀执教一节高中班会示范课。
陈旻老师执教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气氛活泼而不失感动,内容浅易却不乏匠心。陈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老兔子和小兔子的故事,用绘本故事和情境体验穿插进行,一张张真实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视频,记录着爷爷奶奶为爱付出的每一天,也让学生感受到长辈对自己无私的爱,立志要用实际行动回报长辈的爱。
为了让学生学会生活自理,意识到学做家务的必要性,并掌握一些做简单家务的技能,鲍玲老师设计了《学会自理的第一步——谈学做家务》这一班会课。小组讨论做家务的好处、学生亲自体验叠衣服、学生看视频学做蛋炒饭……这一系列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学做家务的意识。
师大附中青年教师杨兵展示了以《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如何拥有美丽心灵》为主题的班会。杨老师的班会设计匠心独运,通过三放《腾讯相伴十二年》视频,展开视频细节寻找大赛,师生共同探讨人际交流的技巧,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交往中培养同理心。杨老师语重心长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学生和老师们。杨老师的班会课浸润心田,启迪生命,展现了全国优秀班主任的风采。